近日,一輛融合清潔能源元素的公共旅游大巴亮相巴黎,穿梭在古老的塞納河畔和現代的奧運場館間,車身上中廣核阿薩克風電場的風機花海與巴黎的藍天白云交相輝映,為奧運會增添了一抹綠色風景。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能源合作是中法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中法能源合作已有40余年歷史,從上世紀80年代在大亞灣播下友誼的種子,到攜手建成全球EPR核電首堆,再到深化清潔能源合作新階段,以中廣核為代表的中國清潔能源企業,與法國企業的能源合作從未間斷,合作領域不斷拓展,為中法合作注入了綠色能量。
奧運期間,中廣核還與法國相關電力企業簽署電力交易合作協議,創新性提出市場電價可轉固定電價的靈活交易模式,為當前歐洲能源市場波動形勢下的電力合作提供了更經濟、可持續的創新方案。
從“師徒關系”到戰略伙伴
中法能源合作始于核電。
1978年12月,中國宣布決定向法國購買兩座法國核電站設備。1987年8月7日,引進法國M310技術的大亞灣核電站主體工程正式在深圳開工。中廣核與法國電力集團、法瑪通攜手,歷時7年建成大亞灣核電站,實現了中國大陸大型商用核電站的高起點起步,兩國在核能領域的長期合作也由此開啟。
進入21世紀,中廣核與法國電力集團再度攜手,共同設計、共同建設采用法國EPR三代核電技術的臺山核電站,在中法參建企業共同努力下,臺山核電站后來居上成為全球EPR首堆工程。臺山核電是中法兩國在中國能源領域最大的合作項目,結合了兩國的核能技術經驗、行業經驗和供應鏈經驗,有力推動了核電技術研發、裝備制造及產業鏈發展,為核電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近年來,中法核能領域合作再譜新篇。
2023至2024年,中廣核與法國電力集團、法國原子能和替代能源委員會等簽署合作協議,開展核電人才、技術和科技等領域合作,積極輸出臺山EPR全球首堆建設經驗,為芬蘭奧爾基托洛3號、法國弗拉芒維爾3號等EPR項目提供技術支持服務,共同推動核能領域技術進步,進一步打造國際核能合作新樣本。
從核能合作到可再生能源合作
在中法核能合作搭建的互利共贏平臺上,中法持續深化拓展其他領域的清潔能源合作。風電等可再生能源成為中國企業在法國市場的一大突破口。
近年來,法國政府積極推動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計劃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2019年,法國正式頒發《能源與氣候法》,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按照法國政府的能源轉型規劃,在2030年前,法國可再生能源將占最終能源消耗的32%。
依托在核能領域的長期合作基礎和經驗,中廣核進入法國可再生能源市場,開啟了在歐洲大陸的新探索。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合作媒體、機構或其他網站的信息,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本網所有信息僅供參考,不做交易和服務的根據。本網內容如有侵權或其它問題請及時告之,本網將及時修改或刪除。凡以任何方式登錄本網站或直接、間接使用本網站資料者,視為自愿接受本網站聲明的約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