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目標中,發揮核能的潛在作用不僅僅意味著招聘經驗豐富的工程師,還需要該行業鼓勵年輕人接受STEM,重塑公眾對核能的認知。
1、核能與低碳未來
需要在教育周期的早期采取行動,招聘具有正確專業知識和核部門熱情的教師。
就達到凈零而言,唯一可行的選擇就是核能。
目前的主要國際機構共識是,為了實現凈零目標,需要緊急大規模部署包括核在內的所有低碳技術。
然而,由于歷屆政府不斷變化的政策重點,核開發計劃的進展明顯停滯。
核能目前占英國電力的15-20%。由于目前的氣冷反應堆已接近使用壽命,這一比例預計將減少。
社會上對于核能有很多討論,但這一切都需要投資,政府需要盡快促成。
未來是有希望的,核能組織通過核研究所的“年輕一代網絡”(YGN)等舉措推動這一變革。
YGN已成立20多年,目前由約1,250名成員組成。
YGN的立場文件“核能促進氣候”是一項基層倡議,聚集了核專業人士,旨在與決策者和公眾就將核能納入無碳氣候變化解決方案的必要性展開對話。
它的愿景是為所有人創造一個清潔、可持續和豐富的低碳未來。
我們的任務是通過推動核技術和可再生技術之間的合作,加快世界到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的能力。
目前,該行業正在開發新技術,但依賴于政府采取行動以取得進一步進展,這與其他行業的做法類似。
如果你看看電池存儲,對于這個行業,英國工業界提出了一個強有力的商業案例,政府也支持這一點,因為他們知道這符合國家利益。
這與核投資的速度不同。不能簡單地讓市場力量來提供關鍵的國家基礎設施。
國家需要在促進交付方面發揮更大的影響力,盡管可能在10到15年內看不到結果,但這一點至關重要。
2、行動是培養新技能和人才的關鍵
日本福島核事故等事件對世界核工業的形象與發展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圖源:東京電力)
1986年4月,烏克蘭普里皮亞特附近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事故,這場悲劇震撼了整個世界,也讓一些公眾對核能深惡痛絕。
從我自己的經歷來看,我認為有必要鼓勵學校采用STEM,作為下一代進入核工程的途徑。
從核工業的角度來看,首先吸引年輕人學習STEM是我們的優先事項之一。由此,我們可以促進更多的人才進入核工業。
當前一代核工程師與未來一代畢業生之間存在差距的危險。風險不僅在于英國未來的能源安全,還在于英國自身的防衛。
2022年5月,虛擬核科學與技術(NST)教育競賽的學生和教師獲獎者訪問了奧地利的IAEA,
向IAEA專家介紹了他們的項目,并了解了核技術的多種用途。
我們有65,000名員工受雇于民用核工業,另有20,000人受雇于國防。我們擁有驚人的人才,但勞動力老化,需要被未來幾代加入核工業的學生所取代。
需要在教育周期的早期采取行動,在課堂上擴大對核技術的認識和興趣。
這就需要招聘具有該行業專業知識和熱情的教師。核能知識豐富的教師,對于確保學生能夠了解信息至關重要。
只在課程中加入研究是不夠的,除非你的老師也對課程感興趣——而這是由行業來確保的。
3、協作至關重要
雖然該部門的合作伙伴之間的互動并不罕見,但需要在該部門之外采取共同的方法來應對挑戰。
我們經常與國家核實驗室等合作伙伴進行討論,與招聘、培訓和供應鏈有關的問題都很常見。
我們都喜歡交談,但我們不太擅長行業外的宣傳。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該行業的歷史,但這需要改變,以達到更公開的渠道。
有一種看法認為,追求凈零將導致化石燃料勞動力的大規模裁員。
然而,我們對在核工業中雇用科學和工程專業人員持開放態度,他們的職業生涯始于化石燃料。
核工業有必要重塑其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
切爾諾貝利事故推動我走上核事業的軌道,該事件也給今天的人們留下了沉重的陰影。
隨著最近的福島核事故,這些事件對核工業的形象產生了不成比例的影響。
核能將在未來混合清潔能源組合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需要克服目前對該行業已知危險的擔憂。
對于英國的能源和國防安全來說,核能的正面宣傳,能夠通過一場全面而持續的運動得以重建和傳遞,這一點至關重要。
核研究所正在與許多公司和不同的利益相關者合作,探索實現凈零的道路以及核能在這一過程中的作用。
如果沒有這一點,就不會有機會鼓勵在學校課程和就業途徑上給予核能更多的重視。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合作媒體、機構或其他網站的信息,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本網所有信息僅供參考,不做交易和服務的根據。本網內容如有侵權或其它問題請及時告之,本網將及時修改或刪除。凡以任何方式登錄本網站或直接、間接使用本網站資料者,視為自愿接受本網站聲明的約束。